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做客“肿瘤瞭望”,概览晚期乳腺癌领域更新要点,重点就HER2阳性乳腺癌一线治疗新增“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艾立布林”方案予以解读,并就艾立布林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在晚期乳腺癌的应用价值分享了观点,以飨读者。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4年12月21日,《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BCS)&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CSOBO)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精要本(2025年版精要本)》(《CBCS小红书》)重磅发布,其中晚期乳腺癌领域迎来诸多更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做客“肿瘤瞭望”,概览晚期乳腺癌领域更新要点,重点就HER2阳性乳腺癌一线治疗新增“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艾立布林”方案予以解读,并就艾立布林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在晚期乳腺癌的应用价值分享了观点,以飨读者。
01
《肿瘤瞭望》:《CBCS小红书》2025版更新发布,请您介绍一下在晚期乳腺癌领域的更新要点。
张剑教授:在中国抗癌协会和中华医学会的共同领导下,《CBCS小红书》广泛吸纳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以每年一次的频率更新迭代,为临床工作提供前沿诊疗信息并发挥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CBCS小红书》2025版秉承这一传统,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
首先,在HER2阳性乳腺癌领域,基于EMERALD研究结果,《CBCS小红书》2025版新增了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艾立布林作为一线方案,为HER2阳性乳腺癌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领域,基于TORCHLIGHT研究将特瑞普利单抗纳入一线治疗推荐,主要针对PD-L1 CPS≥1分人群;基于OptiTROP-Breast01研究,芦康沙妥珠单抗(SKB264)则新增入三阴性乳腺癌的后线治疗推荐方案中。
在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领域,随着精准治疗的需求及循证与日俱增,《CBCS小红书》2025版将“精准检测结果”写入HR+乳腺癌后线的解救治疗原则中。PI3K/AKT/mTOR(PAM)通路异常在HR+乳腺癌中较为常见,本版指南基于INAVO120研究将PI3Kα抑制剂伊那利塞纳入PIK3CA突变人群的“可选”方案;同时,还基于CAPItello-291研究结果建议PIK3CA/AKT1/PTEN变异人群“可选”AKT抑制剂卡匹色替。此外,DESTINY-Breast06研究显示,在CDK4/6抑制剂经治、未经化疗的HR+乳腺癌患者中,德曲妥珠单抗(T-DXd)在HER2低表达、超低表达人群中也能取得不错的结果,由于该适应症在国内外尚未获批,故我们未将其正式纳入推荐表格中,而是以备注的形式予以推荐。
02
《肿瘤瞭望》:《CBCS小红书》2025版对于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一线治疗首次纳入了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艾立布林方案。请您分享一下该推荐的更新背景及对抗HER2治疗临床实践带来哪些影响?
张剑教授:对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抗HER2标准治疗方案主要两个:一是基于CLEOPATRA研究及其中国桥接的PUFFIN研究获得“推荐”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紫杉类(THP)方案;二是基于PHILA研究获得“推荐”的曲妥珠单抗+吡咯替尼+紫杉类方案,此项研究在2024年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更新了总生存相关数据。
《CBCS小红书》2025版将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艾立布林新增为HER2阳性乳腺癌的“考虑”方案。此项更新主要基于日本主导开展的、多中心、非劣效性、Ⅲ期EMERALD研究。该研究中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艾立布林较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紫杉标准方案一线治疗达到了非劣效终点,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4.0 vs.12.9个月(HR=0.95,95%CI 0.76-1.19,P=0.6817),客观缓解率(ORR 76.8%vs.75.2%)、临床获益率(CBR 88.8%vs.86.9%)也均取得了相当的疗效。更重要的是在安全性方面,由于紫杉类容易出现过敏、水肿、神经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该研究中艾立布林组在水肿、神经毒性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方面取得了一定优势,尤其≥3级水肿发生率仅为8.5%,较紫杉组(42.2%)具有大幅度改善。因此,在整体疗效确切、安全性具有优势的前提下,我们将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艾立布林纳入了《CBCS小红书》2025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项重要选择。
03
《肿瘤瞭望》:在临床实践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您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决策?您认为哪些患者适合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艾立布林一线治疗方案?
张剑教授:影响一线治疗决策的关键在于患者对曲妥珠单抗治疗是否敏感,即为患者选择的方案是否为真正的一线治疗。具体的一线治疗方案则与患者的治疗状态为初治或复发、复发时距前次治疗结束的时间间隔、既往治疗方案是否还有紫杉、患者的意愿等都有关系。
如今,我们常用的标准一线THP方案,时常会因患者在既往接受紫杉类治疗时的水肿、超敏反应、神经毒性等原因而受到挑战。此次《CBCS小红书》2025版更新基于EMERALD研究将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艾立布林作为一线治疗的重要选择,尤其是该方案在安全性上的优势表现,可以为上述挑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04
《肿瘤瞭望》:请您总结并展望艾立布林在晚期乳腺癌各个分子分型中的治疗价值。
张剑教授:艾立布林在TNBC的治疗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在国内外开展了许多注册临床研究,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治疗方案均显示了临床应用优势。在HER2阳性领域,EMERALD研究则展现了艾立布林联合抗HP双靶治疗的临床获益,目前总生存期(OS)尚不成熟,但对照组取得了长达65.3个月的mOS,艾立布林组尚未达到,故而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期待。在HR+乳腺癌中,有研究显示对于CDK4/6i经治耐药的患者,艾立布林的mPFS可以达到10个月(Future Oncol.2019;15(34):3935-3944),值得肯定。综上可见,艾立布林在各个分子亚型中均有突出的表现,我们期待其能够继续深入探索,在更多早期,联合方案中展现它的优势。
张剑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博导
负责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Ⅰ期临床研究
担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肿瘤内科常务副主任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肿瘤防治与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召集人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研究管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医苑新星”杰青人才获得者,曾担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临床兼职审评员。获2023十大医学先锋专家、2023“人民好医生”杰出贡献奖。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Lancet Oncol、Ann Oncol、Nat Commun、Clin Cancer Res、J Hematol Oncol、STTT等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8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