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指南>正文

CSCO子宫内膜癌指南更新要点丨2025 CSCO指南会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4/30 17:02:44  浏览量:502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5 CSCO诊疗指南大会”于4月18-19日在济南召开。CSCO子宫内膜癌指南专家组综合考虑国内、国外的研究进展以及药物的可及性,对2025版CSCO子宫内膜癌指南进行修订。本文介绍“子宫内膜癌新进展及指南更新要点”。

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5 CSCO诊疗指南大会”于4月18-19日在济南召开。CSCO子宫内膜癌指南专家组综合考虑国内、国外的研究进展以及药物的可及性,对2025版CSCO子宫内膜癌指南进行修订。本文介绍“子宫内膜癌新进展及指南更新要点”。
 
2024 Cancer stalistics首次报道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数超过宫颈癌,位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首位;子宫内膜癌死亡率首次进入女性恶性肿瘤前10,且死亡率首次超过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早期预后较好,复发/晚期/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预后不佳。目前,妇科肿瘤的治疗已经逐渐走向精准治疗之路,根据疗效预测标记物确定获益人群成为发展方向,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目前的研发焦点。
 
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预后与治疗效果
 
 
CSCO子宫内膜癌指南建议对所有子宫内膜癌进行分子分型检测。指南将分子分型与传统病理因素进行整合,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
 
参考依据
 
根据一项比较FIGO 2018与FIGO 2023分期生存差异的大型回顾性研究,在最初分期为IA期的子宫内膜癌症患者中,分期变化患者与无分期变化患者存在一定的生存差异,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78%vs 92.3%(p=0.002)(2024 SGO,摘要号1225)。
 
GOG-249研究辅助分析:GOG 249在高危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比较全盆腔放疗与阴道穹窿近距离放疗序贯紫杉醇/卡铂化疗的疗效。从GOG 249研究中获取肿瘤组织,评估各分子亚组(dMMR、p53野生型、p53异常)患者之间的差异。2025 SGO发布的结果显示,基于改良主动分子风险分类系统(ProMisE)算法的分子分型对中高危/高危I-I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具有预后预测价值;与dMMR和p53野生型患者相比,p53突变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复发和死亡风险最高;在放疗基础上联合化疗未显著降低复发率或改善生存。
 
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治疗
 
KEYNOTE-B21试验在新诊断I/II期合并高危因素及III/IV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比较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放疗vs化疗±放疗。尽管帕博利珠单抗方案在总体人群中未显著改善无病生存期(DFS),但在dMMR亚组中DFS有改善趋势。2025年V1版的NCCN指南更新了辅助治疗的建议,根据KEYNOTE-B21的数据推荐III-IV期dMMR患者“帕博利珠单抗+化疗方案”。这项研究也成为CSCO指南修订的参考内容。
 
晚期、复发和转移性子宫内膜癌系统治疗
 
 
晚期/复发子宫内膜癌既往标准治疗获益有限,免疫治疗可能为新的探索方向。多款免疫药物在中国获批用于晚期/复发的错配修复缺陷(dMMR)/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子宫内膜癌是MSI-H/dMMR发生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但仍有约67%-83%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错配修复完整(pMMR)/微卫星稳定(MSS),这些患者存在巨大未满足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改善疗效,多项免疫+化疗、免疫+放疗、免疫+放化疗、免疫+抗血管生成或免疫+PARP抑制剂的免疫联合治疗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血管生成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NCCN、CSCO指南均推荐贝伐珠单抗用于晚期转移/复发子宫内膜癌治疗,2025 NCCN指南修订依据包括GOG-86P事后分析。在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免疫疗法二线治疗pMMR子宫内膜癌患者方面,II期FRUSICA-1、III期KEYNOTE-775和II期ETER200研究都获得优异的结果。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有前景的靶点包括HER-2、FRa、TROP2、B7-H4、AXL和Claudin 6等,目前展现出前景的药物包括德曲妥珠单抗、Dato-DXd和芦康沙妥珠单抗等。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子宫内膜癌

分享到: 更多

相关幻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