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林冬梅,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专长为胸部肿瘤病理诊断及研究,是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成员,“中国EGFR突变和ALK融合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治指南”专家委员会委员,CSCO肿瘤生物标志物专家委员会(CBC)“中国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专家共识”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胸部疾病学组学术秘书,中国抗癌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肿瘤杂志》等多个核心期刊编委。重点从事胸部肿瘤包括肺肿瘤、食管癌、胸腺瘤、间皮瘤等肿瘤的病理诊断及分子病理研究;近年来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级项目五项;参与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973”重点研究项目、“863”重大研究项目等课题共七项;近年来发表及参与发表SCI论文50余篇,研究结果多次在国际学术大会口头报告。
在WCLC 2015会议的第二天,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林冬梅教授在 Mini Oral 10: ALK and EGFR做口头报告(Lung Adenocarcinomas Co-expressing TTF-1, MUC5B and/or MUC5AC Show a High Incidence of ALK Rearrangement and a Poor Prognosis)。这是林冬梅教授的课题组针对肺腺癌的一项研究。林冬梅教授主张在终末呼吸单位(TRU)型腺癌和非终末呼吸单位(N-TRU)型腺癌之间增加了一个中间型。该研究的结论是“相比TRU型和非TRU型腺癌,肿瘤共表达TTF-1、MUC5B、和/或MUC5AC,ALK 重排的发生率较高且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在本研究中,中间型腺癌的重排的发生率可达到18.2%。约62% 的ALK阳性患者同时表达TTF-1、MUC5B,这是该研究的较新颖之处。
在本次大会上,林冬梅教授还报道了一项刚刚被JCO接收的研究,这是一项针对ALK重排及ALK-EGFR同时表达患者的瘤内异质性的研究,该研究是上海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主导的研究,林冬梅教授在病理学方面为该研究做出贡献。该研究以目前ALK阳性NSCLC领域最热的研究焦点“肿瘤异质性”为切入点,第一次在大样本人群(629人)中借助显微切割以及二代测序技术深入研究了瘤内异质性对ALK阳性肺腺癌基因型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
本届WCLC 2015关于ALK研究的相关报告约40多项,ALK基因检测方法的更新和完善,ALK抑制剂研发都是肺癌领域的热点。对于临床工作者和病理专家来说,未来需要针对以下方面开展更多探索:其一,进一步探索ALK基因检测方法,改善ALK基因检测的病理质控,提高ALK基因检测的准确性,检测质控需要病理医师来实施,质控指标应写在报告中。本次会议把检测质控放在很高的位置。其二,进一步探索EGFR、KRAS、ALK基因突变同时并存的机理和临床意义,这类患者应采取怎样的治疗应依据分子病理检测结果。其三,靶向治疗耐药机理和相关通路的改变也是病理科医生和临床研究者都需要关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