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十月的杭城丹桂飘香,硕果累累,在这收获的季节里迎来了凯美纳(埃克替尼)上市四周年学术大会。
10月24日,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联合贝达药业共同召开的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发布会暨埃克替尼上市四周年学术大会成功举办。来自全国肺癌领域近600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肺癌靶向治疗策略,学习基因检测新方法和新技术,分享肿瘤免疫治疗的新动态,共议我国创新药研究未来发展趋势。通过肿瘤、呼吸、胸外、放疗等多学科分组,结合临床实践中的病例,深入剖析,解决实际临床中遇到的诊治问题,使参会的临床专家收获满满!
担任本次大会的主席分别是来自国内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孙燕院士、于金明院士、赫捷院士、廖美琳教授、管忠震教授、吴一龙教授、王长利教授、支修益教授、毛伟敏教授、药促会宋瑞霖会长等。特邀请到杭州市委常委、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书记佟桂莉莅临现场,并作了重要的讲话。国内知名专家陆舜教授、王洁教授、焦顺昌教授、范云教授、王绿化教授、韩宝惠教授等专家针对肺癌方面的内容作了报告。
埃克替尼上市四周年学术大会主要学术内容
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本次会议聚焦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肺癌个体化治疗和精准肿瘤学等议题,特别是技术研究、转化医学和临床医学这三个方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支修益教授: 本次会议在外科方面主要有两方面内容,其一是胸外科学科建设,包括人才培养、科研课题、教育课题、多学科工作模式的建立。其二,针对2015年世界肺癌大会的内容作出解读。本次会议关注早期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靶向药物在胸外科的应用。
本次会议可谓全国胸外科学术会议的有效补充,会议的主题是胸外科之肺癌部分。胸外科的年轻领袖和学科带头人聚集在本次会议上,探讨肺外科的发展和学科建设。我们期待更多的全国同道关注本次会议,关注胸外科的肺癌专场。
上海市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 本次会议内容十分丰富。在靶向治疗方面主要有两方面内容:精确诊断和精准治疗,这也是精准医学的重要内涵。专家们介绍了精确诊断最新进展。精准治疗即根据驱动基因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靶向治疗药物,目前我们已经有了诸多效果好、毒性低的靶向药物,埃克替尼就是其中之一。
免疫治疗将成为重要的肺癌治疗策略,根据今年世界肺癌大会和欧洲临床肿瘤协会年会展现的研究结果,在肺癌免疫治疗方面,一些PD-1 /PD-L1 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一些难治性的肺癌类型(比如鳞癌、野生型肺腺癌)的效果良好,弥补了肺癌靶向治疗的短板。未来免疫治疗将对难治性肺癌的治疗起到很大作用。
埃克替尼的研发成果和临床应用情况
中国首创的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药—埃克替尼自2011年8月上市至今已有四载,接受埃克替尼药物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达70000多人次,获得6个月的免费用药的患者近25000名,因其疗效确切,得到了临床医生的一致认可,且安全性更胜一筹,被认为是目前临床上使用中安全性和耐受性更好的EGFR-TKI。截至2015年8月份,埃克替尼无论从患者使用人数还是销售金额都已超过同类的进品EGFR-TKI药物。埃克替尼的循症医学证据也越来越来,目前共发表在中外有影响因子的文献达108篇之多,特别是2013年,埃克替尼III期临床ICOGEN研究成果,在全球肿瘤领域影响排名第一的期刊《柳叶刀 肿瘤篇》上全文发表,大大提升了埃克替尼的国际影响力,影响因高达25分。今年9月在美国召开的第16届世界肿瘤大会上,石远凯教授领衔的埃克替尼一线CONVINCE研究连续两次在大会上口头报道,又一次引成为国际专家关注的焦点,美国知名肺癌专家Ross Camidge 高度评价埃克替尼ICOGEN,ISAFE和CONVINCE研究的价值,认为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可喜之事一个接一个,埃克替尼于2014年11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一线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更多的中国肺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延长患者生命。
埃克替尼的出现,打破了国外大型制药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改变了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格局,是中国肿瘤治疗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开创了中国创新药物治疗的先河。因此埃克替尼获得2014年第十六届“中国专利金奖”。
贝达药业积极地回馈社会,造福于患者。自2011年11月,贝达携手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开展埃克替尼6个月后续免费用药项目,大大减轻了肺癌患者的经济负担,截至2015年9月,共有25000多名肺癌患者获益。此项公益事业,获得了第三届中国公益践行奖。
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药埃克替尼的特点和优势
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院士:中国已经聚集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医药科研人才,有大批海归人才回国,目前中国已经具备了抗癌新药研发的能力,埃克替尼是中国的原创新药的杰出代表之一,埃克替尼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结果都不劣于国际同类产品,今年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一等奖,可喜可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支修益教授:埃克替尼的上市使大批中国患者受益,其研究结果在国际大会上发布,产生了巨大国际影响,可谓中国新药研发的里程碑。埃克替尼还被卫生部部长陈竺誉为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在本次会议上有两个数字让我倍感欣慰:埃克替尼已经使近10万患者获益,25000多名患者得到埃克替尼慈善赠药。我希望各地区肺癌医生行动起来,利用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力,尽快使中国原研新药埃克替尼纳入医保,让更多患者获益。同时,我希望相关医生挖掘25000多名获得慈善赠药患者的故事——埃克替尼如何使这项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和谐。我希望肿瘤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坦然说癌、科学治癌的氛围。
上海市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埃克替尼的上市四年来,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我希望贝达能在现有基础上推出更多的联合治疗策略。埃克替尼单药治疗效果不劣于进口药,在毒性方面还有优势。我认为未来应重点关注埃克替尼和化疗、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免疫疗法组合新的治疗策略。
贝达药业副总裁兼首席医学官谭芬来博士: 中国首创的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药埃克替尼上市至今已有四载,这一年来埃克替尼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①在今年的世界肺癌大会上,石远凯教授在大会议程中和中国专场中介绍了埃克替尼一线治疗与化疗对比的CONVINCE研究,重点介绍了CONVINCE研究的背景、研究设计和目前研究进展。②启动了埃克替尼用于肺癌辅助治疗的注册研究,目前已经开始入组患者。③ 启动了针对19外显子突变、21外显子突变的NSCLC患者埃克替尼治疗剂量的研究。
目前有多种可选择的肺癌治疗靶向药物,埃克替尼的优势和特点有以下几点:其一,埃克替尼具有高选择性,激酶抑制谱研究发现,埃克替尼仅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酪氨酸激酶有抑制活性,对体内其他80余种激酶几乎没有抑制作用,这是其良好安全性的分子基础。从临床应用结果来看,埃克替尼在安全性上有显著优势。其二,埃克替尼是一日三次的服用,患者血药浓度能保持非常稳定。
贝达药业未来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的计划
贝达药业副总裁兼首席医学官谭芬来博士:贝达以自主研发创新药物为核心业务,创新研发是企业的灵魂,肿瘤是我们的主战场,肺癌是核心业务之一,希望我们能成为肺癌新药研发方面的领头军。在肺癌靶向药物研发方面,我们布局了3条产品线,其一是C-met抑制剂研发,今年3月份已经拿到临床批件,目前正在开展临床研究。其二,针对T790M耐药突变的BPI-15086已经申报新药临床试验,明年有望进入临床研究。其三,ALK抑制剂研发,2014年我们获得美国Xcovery公司ALK抑制剂X-396项目在全球的合作开发和在中国的开发权,前几天已经申报新药临床试验,希望能尽快开展临床研究。贝达不局限于肿瘤药物研发,在其他领域也进行了扩展(比如糖尿病领域),在7月份,超长效糖尿病药物 GLP-1类似物已经申报新药临床试验。
科技创新是贝达的动力源泉,患者至上是贝达的服务宗旨。贝达承诺将携手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继续开展埃克替尼后续免费用药项目,同时积极推进中国创新药物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进程。贝达将弘扬埃克替尼精神,为中国的抗肿瘤事业尽一份企业之力量。